无障碍
标       题: 2018年乌海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统计监测报告
索  引  号: 111503000115547383/2020-90001 发文字号:
发文机构: 统计局 信息分类: 统计报告
概       述: 2018年乌海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统计监测报告
成文日期: 2020-01-02 00:00:00 公开日期: 2020-01-02 15:33:22 废止日期: 有效性:
2018年乌海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统计监测报告
发布时间:2020-01-02 15:33:22 作者: 来源:乌海新闻网 浏览次数:

                                     (乌海市统计局  姜艳龙)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乌海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南部,处于黄河上游,黄河从乌海市区穿行而过,使乌海依山傍水,横跨黄河两岸,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2004年乌海市在自治区率先推行城乡一体化战略,实现了农区人口户籍城市化。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乌海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2018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94.98%,新型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

  一、基本情况

   2018年,乌海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综合平均指数为116.31,高于自治区19.42个百分点。    

  

     2018年乌海市与自治区新型城镇化构成对照表

                                          计量单位:%或百分点

  

  

  综合指数

  经济发展

  人口就业

  公共服务

  基础设施

  资源环境

  全区

  96.89

  107.38

  96.64

  90.16

  100.20

  101.46

  乌海市

  116.31

  140.30

  133.92

  96.84

  102.63

  114.62

  对比情况

  19.42

  32.92

  37.28

  6.68

  2.43

  13.16

  

   从上表看出,乌海市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中,所有指数都领先全区,其中经济发展类指数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32.92个百分点。

   从内部构成看,乌海市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中,经济发展类综合平均指数为140.30,人口就业类综合平均指数为133.92,公共服务类综合平均指数为96.84,基础设施类综合平均指数为102.63,资源环境类综合平均指数为114.62,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各项指标都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

   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和主导产业市场形势不稳的背景下,乌海市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接续替代产业创新发展,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但也存在一些短板指标,主要体现在:1、R&D经费投入34904万元,较2017年的40147万元减少了5243万元,R&D经费投入占乌海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7%,比2017年降低0.28个百分点: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407958万元,较2017年减少7.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90389万元,较2017年减少20.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8.23%,较2017年下降0.99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减少,支出压力增加,收入与支出的严重不匹配,给地方政府财政造成巨大压力;3、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641.21万吨标准煤,比2017年减少28.68%。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5.94吨标准煤,比2016年降低0.82吨标准煤;4、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625人,与2017年持平;城镇登记失业率3.4%,控制在内蒙古自治区下达目标任务4%的范围内。

     二、面临的矛盾与问题

  (一)特殊的地理环境倒逼乌海市城镇化步伐加快。

   农村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土地资源,而乌海市是典型的半干旱荒漠气候特征,是内蒙古生态与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之一,辖区境内除黄河外,山地丘陵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且大部分地区属于荒漠草原难以利用。利用价值极低的的天然草地约占全市土地面积56%。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产业化经营组织规模小,竞争力弱。龙头企业自身发展不足,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增加值不高,靠自身求发展,没有充分带动周边产业和农户,难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二)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没有对农业进行横向的和纵向的以及深度的扩展。

   农民的市场意识差,参与市场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数量也较低,导致农业产业化组织的规模小,竞争力弱。品牌意识不强,农产品商品化率不高,还缺乏叫得响、知名度高的农畜产品品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和制度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软硬件建设需完善。

  (三)基础设施建设放缓,制约因素趋多。

   2018年,乌海市交通运输建设项目以续建项目为主,新开工项目较少,公路建设项目融资渠道匮乏,面对交通运输建设市场新态势,挑战不容忽视。一是创新不足,没有找到新途径、新方法;二是综合协调能力不强,未建立交通建设综合协调体系;三是随着乌海市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乌海市路网结构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四是融资渠道较少,突破资金瓶颈的有效手段不足,PPP建设模式还在探索过程中。受各区财政压力影响,部分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缓慢,尤其是部分地下管网超期服役,老旧小区改造任务艰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基金缺口逐年扩大,保证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压力日趋加重。

   乌海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自2011年出现收支失衡,2014年历年基金结余基本用完,基金缺口逐年扩大,保证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压力日趋加重。按照今年年初上报自治区的2019年养老保险基金预算,我市今年基金征缴和支出缺口将达到15.18亿元。加之,执行国务院降低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和调整缴费基数政策后,我市企业养老保险预算内征缴收入预计又将减少1.21亿元,导致基金收支缺口进一步扩大,保证发放压力日趋加大,当前基金结余已无法保障后续月份养老金按时发放。

    三、对策与建议

  一)建议加强乌海市周边区域间长效合作

   促进乌海及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推进区域优势互补、产业转型、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打造自治区西部新的经济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建议乌海市立足本地实际,积极推进“小三角”经济协作,重点在与周边园区的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生态建设一体化发展、包括未来在产业的互补互促方面,加强乌海及周边地区的的合作。通过“小三角”的影响,使得区域影响力提升,从而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着力增强城市功能,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用主动的态度、科学统筹的政策,拓展合作领域,提高协同发展的深度,提升合作质量,实现乌海地区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局面。

  (二)建议支持乌海市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

   为向转型发展示范区迈进,近年来,乌海市的传统产业向清洁化延伸,新兴产业向规模化发展,转型升级已成为乌海经济发展的关键词。为破除资源依赖,乌海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促使煤焦产业向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等清洁燃料领域转型发展。而且新建项目几乎都在“吃干榨尽”原来传统产业的废料,实现了环保和经济效益的双提升。

  (三)建议支持乌海市创新平台建设

   建议国家支持乌海市创新平台建设,推进资源枯竭城市人才集聚、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为打造自治区西部区域人才集聚中心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具体包括:一是特色产业高端人才聚集平台。各类科研机构、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与团队等特色产业高端人才聚集平台建设。二是人才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借助先进地区行业、高校、科研单位在科技研发、项目合作、人才开发等方面的优势,探索形成多种行之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三是人才引进培养平台。开展自治区“草原英才”、“乌海市高层次人才”等各类人才培养选拔工程,形成人才引进与本地培养并举的人才培育模式。四是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效整合资源,完善服务模式,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总之,新型城镇化不能以牺牲"三农"为代价。粮食等农产品的安全供给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包括城镇化的基础,时刻不能放松;广大农村地区即使再经过二三十年仍将有数亿人口居住,丝毫不能忽视。因此,新型城镇化必然是"以城带乡"的城镇化,要大力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生活水平和生产条件的差距:要加快推进农村征地制度等相关制度改革,使农民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分享更多收益:要进一步调动农业生产积极性,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确保粮食等农产品供应安全,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