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标       题: 乌海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索  引  号: 111503000115547383/2011-10002 发文字号:
发文机构: 统计局 信息分类: 统计公报
概       述: 乌海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成文日期: 公开日期: 2011-08-10 00:00:00 废止日期: 有效性:
乌海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发布时间:2011-08-10 00:00:00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乌海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为532902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34925人相比,十年共增加97977人,增长22.53%。年平均增长率为2.05%。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187527户,家庭户人口为495678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01人减少0.37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82326人,占52.98%;女性人口为250576人,占47.0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0.06上升为112.67。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4284人,占13.94%;15-64岁人口为421704人,占79.13%;65岁及以上人口为36914人,占6.93%。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51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7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76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96725人,占93.21%;蒙古族人口为18952人,占3.56%;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17225人,占3.23%。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88599人,增长21.71%;蒙古族人口增加4941人,增长35.27%;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增加4437人,增长34.70%。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71659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02343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207676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99650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6010人上升为13447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19196人上升为1920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5562人上升为38971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22842人下降为18699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0250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7219人,文盲率[5]由8.62%下降为3.80%,下降4.82个百分点。

 

    七、人口地区分布

 

    全市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

 

    海勃湾区 296177人

    海南区 103355人

    乌达区 133370人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3]全市的人口,是普查登记的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4]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5]文盲率是指全市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上一条:

下一条: